(通讯员:何佳欣,徐佳佳)4月22日晚上7点,第十一届行知实验班进阶营见习阶段性集中研修会在实验楼S5209圆满举行,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刘永存、副院长郭三玲、张和平和全体老师及第十一届行知进阶营学员参加。
会议由营员柳逢主持。会议伊始,副院长郭三玲强调了几点关于见习的注意事项:要向指导老师虚心请教、要为见习学校带去激情、仪容仪表要得体、要观察走进并了解问题孩子。随后,由主持人柳逢宣读会议流程。
会议第一项,由六位营员代表依次分享见习故事。
李嘉梁同学分享了自己在科学活动课上,帮助两个男孩融入小组,完成课堂活动的故事,表示见习时要细心观察,使用正确的引导方法去帮助学生。
黄金会同学讲述了见习中聆听了与众不同的一堂语文作文课——“鸡蛋浮水”,并在课后偶然发现了班上的一名问题学生的经历,表达了自己想要观察他,走近他,倾听他内心的想法。
刘琳同学分享了自己与困境学生小张的故事,从认识小张到与他成为朋友再到获得他的信任,详细描述了与帮扶对象相处变化的过程。
杨怡颖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一位“超有个性的小学霸“——小红同学,课堂上始终沉浸在自己的画画世界中,但也反映了小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专注力。
刘文静同学生动讲述了自己在体育课上意外结识一位“头部受伤”的男孩的故事,通过试图交谈、交流喜好、帮助与鼓励,从而收获了学生的喜爱。
席娇同学认为最美的教育最简单,她分享了见习遇到的一个小女孩的故事。从事研究的父亲否认了实验原理,但老师坚持要求女孩将原理写进作文,女孩因此失去了对父亲崇拜感。
“教育”的本意是“引出”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启发、引导、激发、培养学生。要多进行沟通,阅读相关的书籍,明确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职责。问自己见习想要得到什么,才能收获更多,为今后从教做准备。
随后进入会议第二项,由副院长张和平做专题指导,分为观察、访谈、叙事、提出希望四个部分。他首先以营员们在观察中的优缺点为例,说明了观察是参与式的观察,需要有“身、心、灵”的参与。其次分享了访谈中的倾听、回忆、提问艺术,强调要借助语言、善于交谈,从而产生心灵交流。
接着他点评了几位营员见习故事的精彩片段,总结了好的叙事需要主题好、要素全、细节好。最后对全体营员提出四点希望:1.增加人际互动;2.有意识地深入挖掘信息;3.及时记录;4.做研究型学习者。
会议推进第三项研讨交流。现场两名营员代表向老师提出见习方面的困惑。一名同学表示,班级人数较多,教室较小,营员怎样观察才不会引起孩子的注意,郭三玲老师回答道,在进入班级前,应该先了解班级的情况及特点,提前和指导老师多沟通、商量。及时与指导老师讨论,找出解决方法。
另一名同学引用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教育六阶段理论提出疑问:“如果前期使用了鼓励的方法,那后期不再鼓励,或者我们离开了之后应该怎么办?会不会因为没有了我们的鼓励,这些孩子再回到和以前一样的状况?”刘永存老师回答道,要注意鼓励的方式,走之前引导他们到第六阶段。及时减轻刺激的力度,和他们聊天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减轻激励制度。要让学生明白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获得表扬,而是他应该这样做,他会这样做,他会努力做。我们也应该努力的向雷夫老师学习,将学生带领到第六阶段。
最后会议第四项由院长刘永存作总结讲话。刘院长先表扬了前面六位营员的分享:很细心,眼中有孩子,心里装着人。真是后浪推前浪,一浪更比一浪强!然后谈到自己的两点感受。一是对所有的同学表示敬意,捍卫了师范生的尊严,期待大家能分享更多精彩的故事。二是为营员们能学以致用而感到自豪。将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中的内容引用到实际中,创建一个没有恐惧的教育,吸收前浪的经验,值得肯定。刘院长还对大家提出要求:要灵活运用衔接词、拥有慈悲的心肠和霹雳的手段。
见习是一个不断摸索、探究的过程,每一次见习都会有新的发现、新的收获。善观察、惯记录、勤反思、多交流。我们都要成为不一样的烟火,绽放最美的光彩!